2020年9月30日 星期三

癒瘡木(Libnum vitaeGuaiacum officinale 

癒瘡木得名於它具有醫療效果。 

為什麼把它放在第一個介紹,這灰溜溜的一根,也沒啥特殊花紋,讓它打先鋒似乎不切實際!其實原因很單純、也很白痴!但是卻呼應了我的前文,它硬!

    

因為它的堅硬與耐久,早年一些承重、受壓的苦工,都是由它來扛!也因為它有用,所以被大量砍伐,數量日漸稀少,其中有些已經名列CITES的附錄二了,所以現在能拿到的,很多是性質類似的西貝貨。

不過由於現代科技的進步,這些苦工已經由金屬、聚合物或複合材料所代勞,再加上它也不是什麼特別美麗或大型的木材,所以需求已經沒有那麼大了,或許多年以後,它就不再那麼稀少了。

因為它真的不太吸引人,所以我還沒有試過,只是單純想留個世界第一在手頭上。


 

2020年9月28日 星期一

 緣起

母親生活在物資缺乏的日據末期,只要還有點用途的東西,他決不輕言丟棄!也許是受母親的影響,我有屯貨的壞習慣,似乎總是怕東西不夠用,莫名奇妙就留了 一堆備品,再加上好奇心作祟,各項東西就愈屯愈多,多到用不完!

自從學了做木筆,筆是做了沒幾支,字也沒多練多少,然而木條卻屯了一大堆!俗話說凡走過必留下痕跡,買了這麼多木條,總不好讓它船過水無痕,待我兩腳一伸,然後就這麼沒沒無聞地消失,也該替它們寫寫誌,留留名吧!

木筆和刀柄木頭的需求,和一般建築用的不同。建築的用途,以沒有木節,木紋筆直且細緻均勻為上,但用在木筆或刀柄上,這樣就顯得單調了!木筆或刀柄上的木頭,其實觀賞的價值遠比實用性還高,因此顏色特殊,花紋豐富的木頭,反而較受青睞。

這一整排下來,也算得上玲瑯滿目了,裡面大多是硬木(被子植物),這當然是我個人的喜好。軟木因為容易受傷,為了提供更好的保護,所以常常需要上漆或上膠,而我喜歡木頭的手感,所以不愛上膠或上漆,再加上生性粗魯,因此軟木大多被我捨去,有空我會一一介紹這些木頭,留下一些念想與紀念。

雖然我認真地查了許多資料,然而我不是林業出身,它活著時、我都認不出它是張三還是李四了!這會兒只剩一小塊骨肉末子,我更分不出是李鬼還是李逵了!而且最原始的訊息來自賣家,到底他說得是真是假,我也很難分辨,各位看官們姑且看看熱鬧,巷子內的勞您駕多多指教、多多包涵,小老兒先行謝過!

2020年9月21日 星期一


 今天心血來潮,把父母留下的陳皮拿去曬曬,沒半小時,老天也心血來潮,下雨了!靠!下雨了!於是我夾著尾巴,把它們收回家吹電風扇。
想想五、六十片,不吃可惜,於是上網查一下資料,大菜、小炒、甜點、零食,這老廣似乎啥都要加些陳皮才開心!
不由得我胡思亂想,飲食是文化的一大部分,很明顯,陳皮對廣東飲食無孔不入的滲透,它就成為了廣東文化的一大特色!
好了,一半臺灣人的我,難免想想那種食材能成為臺灣文化的一部分呢?咱們文創喊上青天喊了那麼久,那些食材是臺灣飲食大宴小酌常常出現的呢?